不管是微商也好还是社交电商也好,本质上都是在截取社交流量红利。“社交新零售不止于微商,内容电商、小程序红利、直营微商等”。为什么有这一说?
微商红利
大部分的生意都是基于社交平台特别是微信平台展开的,这个红利已经产生了大量的成功的案例,也正是因为这种红利,从而让大家过多的聚集在微商这个领域,造成微商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也是微商出现困境的一个重要因素。
2017 年的微商其实很多都已经固化了,新起来的比较少了。也有比较成功的,主要是源于传统势能延伸的一种投影,也可以说它本身的实力很好。
其实很多外表看起来很光鲜的微商已经坚持得很痛苦了,但是因为它已经做起来了,所以它的势能还在,也就不会随时死掉,而没做起来的那些诸如代理微商制度等的就比较难了。
我们从确切的信息管道了解到微信上每天在发产品信息进行商业推广的用户规模是在不断上涨的,至少比去年增加了 1000 万,达到 3000 万以上的规模,所以这也说明很多人已经在使用类似微商的手段在卖货,只不过他们不愿意说自己是微商,更愿意说自己是社交新零售。
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微商正在下沉到越来越多的行业里面了,很多行业已经开始在用微商的手段来开始运作了。
真正做的好的微商绝对不是在一线或是二线,真正有机会的地方是在四、五线城市。因为滴滴爱之前有在湖北、江苏、山东、四川等多地做过线下的会议,现场 300 人左右的场基本可以成交 100 人左右,这种成交效率非常高,是一个非常好的状态。
社交新零售
社交网络现在一枝独秀,不管是国外的 Facebook、Twitter、Snapchat,还是国内的微信、微博都很强势。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交网络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流量第一入口。媒体、娱乐甚至支付都在大规模完成了社交化,那么交易也就是电商的相当大一块必然也会向社交网络迁移。从长远看,在流量社交化、碎片化的年代,终端消费者个人(Consumer)在整个电商交易中的价值,将会呈现前所未有的重要。